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所是生态市政院从事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规划研究和设计咨询的专业技术部门,在城市生态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城乡水环境流域治理规划设计、海绵城市建设、城市内涝治理、城市节水、综合管线规划、城市更新等领域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所拥有一支年轻有活力的技术团队,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1名;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3人;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17人。

      自成立以来,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所在全国几十个城市承担了百余项生态环境及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规划设计项目。在国土空间规划及城市生态规划领域,先后承担了西安、郑州、石家庄等10多个城市“双评价”、生态体系以及市政基础设施规划项目;在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内涝治理领域,先后承担了石家庄、包头、信阳、梧州、苏州、十堰、钟祥等近10个城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或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的编制任务,承担了武汉市、泸州市、信阳市等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和示范城市的第三方技术咨询服务工作;在水环境治理领域,先后承担了漳州、信阳、辽源、周口等黑臭水体治理国家示范城市的方案编制和技术咨询工作,承担了武汉市黄孝河机场河、厦门市筼筜湖、集美区“三溪一库”、钟祥市“一江两湖”等项目的系统化治理方案或技术咨询工作;

      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所技术团队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省级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等各类奖项30余项,在为行业服务领域,参加了多项公益服务,包括住建部全国黑臭水体专项行动、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评估、全国城市内涝治理技术指导、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实施方案大纲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及城乡建设行动方案、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环评技术要点等起草工作;作为主要单位参加“十四五”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城市内涝风险防控与系统治理关键技术及示范》,并牵头负责《城市蓝绿灰设施协同防涝与优化管控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此外还参加住建部《统筹沿江城市防洪排涝和城市建设的机制研究》、《城市水系统规划建设理论和方法研究》等研究课题;在标准规范编制方面,在院领导的指导下,作为主要力量,负责团体标准《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方案编制技术标准》、《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技术导则》的编制工作,并作为骨干力量参加国标《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与设计标准》、《雄安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标准》、《海绵城市系统方案编制导则》、《海绵城市绿地建设工程标准》、《城镇老旧小区更新标准》、《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导则》等多个标准规范和导则指南,参与编撰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案例集 》、《催化与转型:“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实践》等专业著作。

 

  •  

    张春洋所长

    高级工程师,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所所长兼生态市政院副总工程师。20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系,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同年入职中规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市政基础设施、海绵城市、内涝防治、水环境治理、城市节水等领域的规划设计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城市规划设计、技术咨询、科研课题、公益服务等50余项,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各省市规划设计奖等1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近年来主要代表项目包括:石家庄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石家庄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包头市、信阳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南宁市石门森林公园海绵化改造、武汉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治理系统方案及实施阶段技术咨询、厦门市筼筜湖、集美区“三溪一库”水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方案等;参与“十四五”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城市内涝风险防控与系统治理关键技术及示范》及《城市蓝绿灰设施协同防涝与优化管控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研究任务,负责推进《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方案编制技术标准》、《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技术导则》等编制工作,参加国标《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与设计标准》、《海绵城市系统方案编制技术导则》、《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管理标准》、《雄安新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标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技术手册》等多个标准规范编制任务。
  •  

    栗玉鸿副所长

    高级工程师,同济大学给水排水工程学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排水防涝、海绵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等。参与了《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排水防涝系统化方案技术标准》《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与设计标准》等技术与标准文件编写。全过程参与了南宁、武汉、辽源、泸州等海绵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的申报、现场技术服务、评估与审查等工作。组织编写了武汉市海绵城市试点区系统方案,并跟踪落实,有效改善了试点区内涝和水体黑臭情况。开展了《美丽福建宜居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十堰市厂网一体化实施方案研究》《杭州市绿色基础研究》《日本水系统研究》等大量创新研究工作。获得全国及省级规划设计奖10余项,测绘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明专利1项。
  •  

    刘明喆主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研究方向为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市政工程规划以及综合防灾规划等。2002年7进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至今。2010-2011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UCLA交流访问一年。工作中,先后参与并完成各类规划设计48项,课题研究2项,规划专题研究3项,获奖项目4项,涵盖市政工程专项规划、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及战略、总规、控规和修详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在海绵城市、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水系统规划、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环卫工程、综合防灾、地下空间利用等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主要业绩:1.太原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17,项目负责人,获2019年度山西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2.新疆建设兵团十二师五一新镇市政工程专项规划,2012年-2014年,项目负责人,获院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3.资阳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与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12,专业负责人,获院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4.山西科技创新城规划与协调实施(含概念规划、总规、控规),2014-2016,专业负责人,获院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5.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0,项目参加人,获河北省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6.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2014-2016,项目参加人,已完成。7.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布局规划(2014-2030年),2015-2016,项目参加人,获贵州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  

    周 霞主任工程师

    副研究员,南京大学环境化学学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先后参与数十个城市的规划设计、咨询、研究项目,参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等规范编制与课题研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城市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基础设施、海绵城市、水环境治理、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等。近期主持和参与的主要项目包括西安市农业与生态空间及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指引、秦岭西安段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实施方案、深圳市光明区开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规划、苏州吴江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银川市空间规划、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攀枝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湘江流域(衡阳段)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等。